周恩来总理关心希腊语建设
来源: 北外希腊研究中心、ECCRD    发布时间: 08-14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

编者按: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与欧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“历史的回声”栏目,由中希交往中的先驱者向大家讲述自己与希腊的故事。首先,将由李成贵先生为大家带来他和希腊语结缘的故事。李成贵先生的“历史的回声”一共22篇,本栏目刊登20篇。另外两篇《毛主席关心希中友协的建立——毛主席接见马提亚都》接见马提亚都》与《记中国人民友好大使尼惠明》,分别刊登在“马提亚都专栏”与“OUTLOOK”专栏。欢迎大家惠阅。


多年来,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,第一次接触我的人,总要问:你怎么会学希腊语呢?尤其在那个年代,希腊人见到中国人说希腊语很新奇,更要问这个问题。

前不久我接触到一位神学家,他问我:你相信上帝吗?我没有直接回答。我是一个有5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,信仰的是共产主义。一直是无神论者。但是,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,尤其到了我这个年龄,我开始相信,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,无形中对人生起作用。现在有一个新发现,叫做暗物质。尼克斯·卡赞扎基斯通过佐儿巴斯的嘴说过这样一段话:主站得越高,束缚我们的绳索就越长,我们就在更宽敞的场院里蹦跳玩耍,直到死也没有发现绳索的头。于是我们觉得自己是自由的。我国500多年前吴承恩先生在经典小说《西游记》中描写,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。他跟如来佛较量,在如来佛手掌上翻了无数个筋斗,以为到了天边,最后还是在如来佛的手心里,如来佛一反掌,把他压在了五指山下。无形的力量也好,绳索也好,如来佛的手心也好,都说的是一个道理:人的生命旅程不是你自己决定的,早就给你定好了,无论你怎么折腾,最后还是逃不过早已给你定好的轨道,只不过你并不真真切切知道而已。还以为是自己选择的呢。

image






1964年派往阿尔巴尼亚学习希腊语的留学生

后排自左至右:肖维强,李成贵,王培荣

前排自左至右:郭素琴,阿尔巴尼亚教授,胡文瑜


我学希腊语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。我出生在中国东北一个农村,很小,一般地图上是找不到的。家里很穷,房无一间地无一垄。5岁丧父,母亲带走四个孩子艰难度日。就在我们绝望之时,1948年,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进驻我们村,我们分得了房子和地。那年我9岁,也上了小学。免费。就这样,是共产党和新中国救了像我们一样的千千万万穷人,也使我这个穷人家的孩子走进来了校门。我从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基本没有花多少钱,尤其到大学后享受助学金。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的是俄罗斯语言,当时学什么是国家规定的。那时流行的口号是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。1964年临毕业时,校领导找我谈话,说我不能毕业,有任务。

image







19641965年派往阿尔巴尼亚学习希腊语的留学生

后排自左至右:李成贵,李玉生(从中国海运公司退休),张维尧(从中联部退休),肖维强(天津港务局退休)

 中排自左至右:杨士杰(武警部队退休),朱圣鹏(上海外国语大学退休),王培荣(外交部退休),张玉田(天津公安系统退休)

前排自左至右:郭素琴(中联部退休)中间是两位阿尔巴尼亚教授,胡文瑜(已故)


那个年代中国在国际上是孤立的,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仅有45个(现在已经174个了)。国家领导人当时认识到,这种孤立总要打破,和我们建交的国家会越来越多。需要提早培养一大批外事工作人员,尤其懂外语(特别是小语种)的人才。于是国家实施了一个大计划:决定选派高中毕业生向能接受中国留学生的国家学习各种语言。当时中国还没有自费留学这一说,中学生的外语仅限于俄语和英语,一般水平很低。所以,必须由外国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带领,基本上一个大学生带510名高中生。我们那批有500多学生,到许多国家留学,费用国家全包,包括衣服、箱子等等都是国家给置办的。我被分配带领一批高中生前往朝鲜,去学习朝鲜语。从基础训练到最后置装,全部按到朝鲜生活标准准备的。就在结束集训准备出发时,发生了一点小事故。当时学习希腊语不能到希腊,因为中国和希腊没有外交关系,不接纳中国留学生。只好到阿尔巴尼亚。当时派往阿尔巴尼亚是55名学生,50人学阿尔巴尼亚语,5人学希腊语。在这5人中,一个男生对另一个女生有爱慕之情,而这个女生不同意。这位女生跟领导反映了这个情况,领导怕在国外出什么变故,就把我从去朝鲜换到了去阿尔巴尼亚,那个男生去了朝鲜。就这样我按组织要求到了阿尔巴尼亚去学习希腊语。结果在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希腊历史语言系度过4年留学生活,从此和希腊语结成了缘。

imag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时看望全体留阿学生,前排左一是李成贵,时任中国留阿学生会主席和团支部书记。


我们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希腊语干部,分别在当时的苏联莫斯科(主要学习古希腊语)、保加利亚的索菲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学习。共计18人。分别在不同岗位使用希腊语为祖国工作。多年过去了,现在全部退休了,有的已经离开人世,有的疾病缠身,还用希腊语工作的已经寥寥无几了。这就是自然规律。我们这一代希腊语人要离去,年轻的希腊语人才要上来。中国这样的大国,不能没有希腊语人才。两国伟大文明古国要交往下去,中国就要不断培养希腊语人才。

imag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出席阿尔巴尼亚使馆纪念活动——留阿学习希腊语的留学生聚会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自左至右:杨士杰,李成贵,孙承喜(原留保加利亚,后转到阿尔巴尼亚),张维尧,朱圣鹏



李成贵先生简介




欧中发展研究中心高级顾问、希腊文学翻译家、口译家。他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,精通中文、俄语、希腊语与英语四国语言。1964年被国家派往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希腊历史语言文学系学习。1979年被派往希腊雅典,任新华社雅典分社记者、首席记者。1993年回国,在新华社国际部担任国际要闻编辑。1996年从新华社退休,坚持做中国希腊友好和文化交流事业,翻译了大量希腊文学作品。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、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。曾多次抽调为中希两国领导人担任翻译,这些领导人包括乌兰夫、李先念、邓小平、赵紫阳、胡锦涛、李克强以及希腊总理帕潘多里欧等。





 


欧中发展研究中心版权所有

联系我们:eccrdeu@gmail.com